属马6月份出生的命运 (属马农历6月生人命运)

中馬(中马),◆1.指古代駕車時居中的馬。又稱服馬。○《左傳?定公九年》“吾從子如驂之靳”[晉][杜預]注:“靳,車中馬也。”○[唐][孔穎達]疏:“靳是中馬之駕具,故以靳表中馬。○《詩》云:‘騏騮是中,騧驪是驂。’是名服馬為中馬也。”◆2.中等的馬。○《史記?大宛列傳》:“[漢]軍取其善馬數十匹,...

属马6月份出生的命运 (属马农历6月生人命运)

中馬(中马)

,◆1.指古代駕車時居中的馬。又稱服馬。○《左傳?定公九年》“吾從子如驂之靳”[晉][杜預]注:“靳,車中馬也。”○[唐][孔穎達]疏:“靳是中馬之駕具,故以靳表中馬。○《詩》云:‘騏騮是中,騧驪是驂。’是名服馬為中馬也。”◆2.中等的馬。○《史記?大宛列傳》:“[漢]軍取其善馬數十匹,中馬以下牡牝三千餘匹。”○《新唐書?百官志三》:“掌飼馬牛,給養雜畜。良馬一丁,中馬二丁,駑馬三丁,乳駒、乳犢十給一丁。”

意馬(意马)

,◆比喻難以控制的心神。○[唐][黃滔]《六丈金身碑》:“值斯佛之成,斯會之設,俱得放心猿於菩提樹上,歇意馬於[清涼山]中。”○[明][馮夢龍]《挂枝兒?天平》:“定盤星莫要生偏向,拿定你意馬,對定你心腸。”○[清][李漁]《巧團圓?認母》:“奇緣湊合難當耍,教人怎不馳意馬。”參見“心猿意馬”。

心馬(心马)

,◆佛教語。指心。謂心動如奔馬,故稱。○《性靈集》卷四:“此思此願,常策心馬。”○《法苑珠林》卷九九:“豈可放縱心馬,不加轡勒;馳騁情猴,都無制鎖。”

小馬(小马)

,◆[清]代衙署中一種執役人員。○《清史稿?食貨志一》:“凡衙署應役之皁隸、馬快、步快、小馬、禁卒、門子、弓兵、仵作、糧差及巡捕營番役,皆為賤役。”

相馬(相马)

,◆謂觀察馬的優劣。○《列子?說符》:“若[皋]之相馬,乃有貴乎馬者也。”○《孔子家語?子路初見》:“[孔子]曰:‘里語云,相馬以輿,相士以居,弗可費矣。’”○《東觀漢記?馬援傳》:“[孝武帝]時,善相馬者[東門京]鑄作銅馬法獻之,立馬於[魯班門]外,更名[金馬門]。”○[宋][陳亮]《與章德茂侍郎書》之四:“舊部當尊之人,相馬不失之瘦,采葑采菲取節焉,誠有使人不能忘懷者。”

下馬(下马)

,◆1.從馬上下來。○《史記?留侯世家》:“至[下邑],[漢王]下馬踞鞍而問。”○[唐][賈島]《張郎中過原東居》詩:“高人餐藥後,下馬此林間。”○[宋][蘇軾]《湯村開運鹽河雨中督役》詩:“下馬荒堤上,四顧但湖泓。”◆2.指官吏到任。○[元][關漢卿]《四春園》第二摺:“外郎着他畫字,將枷來,下在死囚牢裏,等府尹相公下馬,判個斬字,便是了手。”○《水滸傳》第六二回:“你的那瞞心昧己勾當,怕我不知……日後提刑官下馬,我吃不的這等官司!”[明][馮夢龍]《智囊補?雜智?下馬常例》:“[宋]時有世賞官[王氏],任[浙西]一監,初蒞任日,吏民獻錢物幾數百千,仍白曰下馬常例。”◆3.比喻某項工作或工程停止進行。○《人民日報》1981.3.3:“一大批建設項目將要下馬。”

物馬(物马)

,◆謂選擇馬匹。○《周禮?夏官?校人》:“凡軍事物馬而頒之。”○[賈公彥]疏:“欲見皆有力有色也。”○[孫詒讓]正義:“﹝《禮記?月令》﹞‘天子乃教於田獵,以習五戎,班馬政’注,釋馬政為‘齊其色,度其力,使同乘’,即引此經為證。”

五明馬(五明马)

,◆一種良馬。因馬的四蹄白如霜雪,肩上有一片白毛,故名。○[元][湯垕]《畫鑒?唐畫》:“又見一卷,朱衣白帽人騎五明馬,四蹄破碎,如行水中,乃[李伯時]舊藏。”○[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三摺:“茶褐羅傘下五明馬上,端然坐着個相公。”

五馬(五马)

,◆1.《玉臺新詠?日出東南隅行》:“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漢]時太守乘坐的車用五匹馬駕轅,因借指太守的車駕。○[唐][錢起]《送張中丞赴桂州》詩:“雲衢降五馬,林木引雙旌。”○[宋][梅堯臣]《送胥太傅湖州倅》詩:“不羨乘五馬,卻逢[羅敷]羞。”◆2.太守的代稱。○[唐][白居易]《西湖留別》詩:“翠黛不須留五馬,皇恩只許住三年。”○[明][許目昌]《水滸記?遣訊》:“五馬喜通麻,相府威權大。”○[清][趙翼]《送邑侯高松亭調任宿遷》詩:“相期遷五馬,重布[晉陵]春。”

五花馬(五花马)

,◆[唐]人喜將駿馬鬃毛修剪成瓣以為飾,分成五瓣者,稱“五花馬”,亦稱“五花”。○[唐][杜甫]《高都護驄馬行》:“五花散作雲滿身,萬里方看汗流血。”○[仇兆鰲]注引[郭若虛]曰:“五花者,剪鬃為瓣,或三花,或五花。”○[唐]無名氏《白雪歌》:“五花馬踏白雲衢,七香車碾瑤墀月。”一說,“五花馬,謂馬之毛色作五花文者。”見[唐][李白]《將進酒》詩[王琦]注。

無士馬(无士马)

,◆指沒有戰事。○[元][王曄]《桃花女》第一摺:“俺則見四野田疇禾苗豐茂,登場後鼓腹歌謳。現如今無士馬,絕征鬥。”○[元][吳昌齡]《東坡夢》第四摺:“爇龍涎一炷透穹蒼,祝吾王壽元無量,八方無士馬,四海罷刀鎗。”

烏頭馬角(乌头马角)

,◆同“烏白馬角”。◆[清][錢謙益]《一嘆示士龍》詩:“一歎依然竟隕霜,烏頭馬角事茫茫。”○[清][顧貞觀]《金縷曲》詞:“廿載[包胥]承一諾,盼烏頭馬角終相救。”○[柳亞子]《夜夢陶公醒而賦此》詩:“烏頭馬角費疑猜,又見離魂入夢來。”

烏頭白馬生角(乌头白马生角)

,◆烏頭變白,馬首長角。比喻不可能實現的事情。○《燕丹子》卷上:“[燕太子][丹]質於[秦],[秦王]遇之無禮,不得意,欲求歸。○[秦王]不聽,謬言令烏頭白,馬生角,乃可許耳。○[丹]仰天嘆,烏即白頭,馬生角,[秦王]不得已而遣之。”○《轟天雷》第七回:“照你意思,便烏頭白馬生角,也不能成功?”

烏白馬角(乌白马角)

,◆“烏頭白馬生角”的略語。○[南朝][宋][鮑照]《代白紵舞歌辭》之四:“思君厚德委如山,潔誠洗志期暮年,烏白馬角寧足言。”參見“烏頭白馬生角-烏頭白馬生角”。

文馬(文马)

,◆毛色有文采的馬。○《左傳?宣公二年》:“[宋]人以兵車百乘,文馬百駟以贖[華元]於[鄭]。”○《史記?周本紀》:“[閎夭]之徒患之,乃求[有莘氏]美女,[驪戎]之文馬,[有熊]九駟,他奇怪物,因[殷]嬖臣[費仲]而獻之[紂]。”○《後漢書?南匈奴傳》:“遣使上書,獻駱駝二頭,文馬十匹。”○[五代][丘光庭]《兼明書》卷三:“[宣]二年:[宋]人以兵車百乘、文馬百駟以贖[華元]於[鄭]。○[杜]注曰:畫馬為文四百匹也。○[明]曰:[杜]說非也。文馬者,馬之毛色自有文彩,重其難得,若畫馬為文,乃是常馬,何足貴乎?”

頭馬(头马)

,◆馬群或馬幫中領頭的馬。○《新唐書?回鶻傳下》:“畜,馬至壯大,以善鬥者為頭馬,有橐它、牛、羊。”

天馬行空(天马行空)

,◆1.神馬奔馳於太空。比喻才氣橫逸,不受拘束。○[明][劉子鍾]《<薩天錫詩集>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於眾表者,殆猶天馬行空而步驟不凡。”○[清][昭槤]《嘯亭雜錄?山舟書法》:“惟公兼數人之長,出入[蘇][米],筆力縱橫,渾如天馬行空。”○[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葉紫作<豐收>序》:“描神畫鬼,毫無對證,本可以專靠了神思,所謂‘天馬行空’似的揮寫了。”◆2.形容脫離羈絆,迅猛前進。○[鄒韜奮]《萍蹤寄語》九十:“現在已自己能夠製造所需要的機器,基礎已立,向前發展就如天馬行空,也用不着再依靠別國了。”◆3.比喻言大而誇,脫離實際。○[葉聖陶]《倪煥之》九:“真是個‘天馬行空’的家夥,口口聲聲現狀不對,口口聲聲理想教育。”

天馬(天马)

,◆1.駿馬的美稱。○《史記?大宛列傳》:“初天子發書《易》,云‘神馬當從西北來’。得[烏孫]馬好,名曰‘天馬’。及得[大宛]汗血馬,益壯,更名[烏孫]馬曰‘西極’,名[大宛]馬曰‘天馬’云。”○[三國][魏][阮籍]《詠懷》之五:“天馬出西北,由來從東道。”○[唐][王維]《送劉司直赴安西》詩:“苜蓿隨天馬,蒲桃逐漢臣。”○[清][黃遵憲]《香港感懷》詩之九:“指北[黃龍]飲,從西天馬來。”◆2.傳說中獸名。○《山海經?北山經》:“又東北二百里,曰[馬成之山],其上多文石,其陰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白犬而黑頭,見人則飛,其名曰天馬。”◆3.神馬。○《雲笈七籤》卷八四:“忽見太一以天馬來迎於寢臥之前。”○[明][劉基]《走馬引》:“精誠感天天心哀,太一乃遣天馬從天來,揮霍雷電揚風埃。”◆4.星名。屬於西方七星中的奎宿。○《晉書?天文志上》:“王良五星,在奎北,居河中,天子奉車御官也。其四星曰天駟,旁一星曰王良,亦曰天馬。”◆5.螳螂的別名。○《呂氏春秋?仲夏》“仲夏之月……螳蜋生”[漢][高誘]注:“螳蜋,一曰天馬。”○《爾雅翼?釋蟲二》:“螗蜋(螳螂)……[許叔重]又云:世謂之天馬。蓋驤首奮臂,頸長而身輕,其行如飛,有馬之象。”

水馬(水马)

,◆1.古代傳說中一種生在水中的怪獸。○《山海經?北山經》:“﹝[求如之山]﹞[滑水]出焉……其中多水馬,其狀如馬,文臂牛尾,其音如呼。”○[明][蔣一葵]《長安客話?神霄宮》:“泥牛吼月空長歎,水馬嘶風漫可憐。”◆2.水黽的一種。身褐色,腹白色,兩鬢,四足;常逆流疾步,輕快如飛。俗稱水划蟲。○[唐][杜甫]《大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將適江陵四十韻》:“雁兒爭水馬,燕子逐檣烏。”○[仇兆鰲]注:“﹝水馬﹞蓋蝦蟲之類。”○[宋][韓琦]《涼榭池上》詩:“游鱗驚觸綠荷香,水馬成群股腳長。”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四?水黽》。3.海馬的別名。見《本草綱目?鱗四?海馬》。◆4.一種輕快的船。多供競渡用。○[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競渡……舸舟取其輕利謂之飛鳧,一自以為水軍,一自以為水馬。”○《全唐詩》卷七九六載《午日詩》:“蘭湯備浴傳[荊]俗,水馬浮[江]弔[屈]魂。”

士馬(士马)

,◆兵馬。引申指軍隊。○《漢書?西南夷傳》:“陰敕旁郡守尉練士馬,大司農豫調穀積要害處。”○《北齊書?高乾傳》:“乃率[河]北流人反於[河][濟]之間,受[葛榮]官爵,屢敗[齊州]士馬。”○[元][無名氏]《桃花女》第一摺:“俺則見田野田疇,禾苗豐茂。登場後,鼓腹歌謳。現如今無士馬,絕征鬥。”○《警世通言?計押番金鰻產禍》:“時遇[靖康]丙午年間,士馬離亂。因此[計安]家夫妻女兒三口,收拾隨身細軟包裹,流落州府。”○[清][張際亮]《傳聞》詩:“[翁山]士馬傷亡盡,[支海]夷獠笑舞來。”

使馬(使马)

,◆見“使馬鄂倫春”。

食馬(食马)

,◆I供作肉食的馬。○《穆天子傳》卷二:“因獻食馬三百,牛羊三千。”○[郭璞]注:“食馬,可以供廚膳者。”◆II喂馬。○《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枕轡而寢,食馬而食。”○[楊伯峻]注:“先飼馬而後己食。”○[唐][韓愈]《雜說》之四:“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生馬(生马)

,◆猶生駒。○[唐][張籍]《老將》詩:“不怕騎生馬,猶能挽硬弓。”參見“生駒”。

神馬(神马)

,◆1.謂馬之特異美善,非凡馬可比者。○《漢書?張騫傳》:“初,天子發書《易》,曰‘神馬當從西北來’。得[烏孫]馬好,名曰‘天馬’。及得[宛]汗血馬,益壯,更名[烏孫]馬曰‘西極馬’,[宛]馬曰‘天馬’云。”○[宋][葉適]《<覆瓿集>序》:“﹝[薛子長]﹞來[姑蘇][葑門],出《老翁賦》、《續通鑑論》,始駭然異之。蓋神馬汗血,尾鬣不掉而行流無疆,累名駿數百,豈得望塵焉。”◆2.謂神異瑞祥之馬。○《後漢書?西南夷傳》:“有神馬四匹,出[滇池]河中,甘露降,白烏見。”○《晉書?愍帝紀》:“時有玉龜出[霸水],神馬鳴城南。”○[晉][張華]《博物志》卷一:“和氣相感,則生朱草,山出象車,澤出神馬。”◆3.以精神為馬。比喻委心隨化,超脫塵世的精神境界。語本《莊子?大宗師》:“浸假而化予之尻以為輪,以神為馬,予因以乘之,豈更駕哉!”[宋][蘇軾]《贈袁陟》詩:“不見[袁夫子],神馬載尻輿。”◆4.迷信指灶神所馭之馬。○[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市賣》:“糟草炒豆,乃廿三日送灶饗神馬之具也。”◆5.指畫有神佛像的紙片,供祭賽時焚化用。也稱紙馬、甲馬。○《紅樓夢》第八一回:“他又去說,這個病他能治,就用些神馬紙錢燒獻了,果然有效。”○[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月光馬兒》:“京師謂神像為神馬兒,不敢斥言神也。”參見“紙馬”。

上馬官

,◆教授的别称。○宋赵昇《朝野类要·称谓》:“上馬官:教授,至廳前上下馬故也。”

上馬(上马)

,◆I上等馬,良馬。○《北史?成淹傳》:“賜[淹]龍廄上馬一疋,並鞍勒宛具,朝服一襲。”◆II騎馬。○《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魏書?傅永傳》:“上馬能擊賊,下馬作露布,唯[傅脩期]耳。”○[唐][韓愈]《酬藍田崔丞立之詠雪見寄》詩:“出門愁落道,上馬恐平韉。”◆2.起程,出發。[明][劉基]《晨詣祥符寺》詩:“上馬雞始鳴,入寺鐘未歇。”◆3.比喻着手進行某項較大的工作或工程。《人民文學》1981年第1期:“這個倉促上馬的大水庫,幾年來把河東人拖垮了。”

三馬(三马)

,◆1.指[北齊][馬子結]三兄弟。○《北史?儒林傳上?馬子結》:“[子結]及兄[子廉]、[子尚]三人,皆涉文學。○[陽休之]牧[西兗],[子廉]、[子尚]、[子結]與諸朝士,各有贈詩。○[陽]總為一篇酬答詩云:‘三[馬]皆白眉’者也。”◆2.三枚籌馬。馬,投壺時用的籌子。○《禮記?投壺》:“正爵既行,請為勝者立馬,一馬從二馬,三馬既立,請慶多馬,請主人亦如之。”◆3.複姓。見[明][王鏊]《震澤長語?姓氏》。

三花馬(三花马)

,◆[唐]代邊地所進良馬,由尚乘局在馬身印以三花飛鳳之字。又崇尚與馬剪鬃為飾,剪馬鬃為三辮者,稱三花馬;五辮者稱五花馬。見《新唐書?百官志二》。○[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東坡一》:“[晏元獻]家張一畫《虢國出行圖》,其上亦有三花馬。蓋三花馬剪鬃為三辮耳。”

人馬(人马)

,◆1.傳說中的水中怪物。○[晉][崔豹]《古今注?魚蟲》:“人馬,有鱗甲,如大鯉魚,但手足耳目鼻與人不異耳。見人良久乃入水中。”一本作“馬人”。2.人與馬。多指軍隊。○《吳子?治兵》:“凡行軍之道,無犯進止之節,無失飲食之適,無絕人馬之力。”○[漢][王褒]《聖主得賢臣頌》:“周流八極,萬里一息。何其遼哉,人馬相得也。”○[三國][魏][曹操]《苦寒行》:“行行日已遠,人馬同時飢。”○《西游記》第六二回:“二位長老既不用人馬,可用兵器?”◆3.泛指為達到某一目標而組織起來的人眾。○[郁達夫]《西游日錄》:“到了此地,我們的一批人馬,已成了扇子畫上的人物了。”◆4.指某個組織的成員。○[張重光]《坐寫字間的人》一:“粉碎‘四人幫’後,宣傳處的人馬幾乎全換了。”

青馬(青马)

,◆1.青色的馬。○[三國][魏][阮籍]《獼猴賦》:“夸文獨鹿祓其豪,青馬三騅棄其群:此以其壯而殘其生者也。”○[元][袁桷]《再次韻送虞伯生降香還蜀省墓》:“神君祭重祠青馬,墨客才工頌碧雞。”◆2.青鯉的別稱。○[晉][崔豹]《古今注?魚蟲》:“[兗州]人呼赤鯉為赤驥,謂青鯉為青馬。”

青海馬(青海马)

,◆1.即青海驄。○[唐][李商隱]《詠史》:“運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劉學鍇]等集解引[胡以梅]曰:“始而奢靡無道,一至運去力窮,必歸消滅,如[青海]雖有龍馬,邊藩叛而不貢。”◆2.泛指駿馬。○[唐][李商隱]《思賢頓》詩:“舞成[青海]馬,鬥殺[汝南]雞。”○[朱鶴齡]箋注引《唐書?樂志》:“[玄宗]嘗以馬百匹,盛飾分左右,施三重榻,舞《傾杯樂》數十曲。每千秋節,舞於[勤政樓]下。”

木馬子(木马子)

,◆1.木製馬桶。○[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華元郡王[允良]……好坐木馬子,坐則不下。”○[清][俞樾]《茶香室叢鈔?八大王之子》:“木馬子者竟是便溺之器……在[宋]時已有馬子桶之稱,則[允良]所坐木馬子必是此物。”◆2.軍中防禦用具。上面一橫木,下置三足(或四足),高三尺,長六尺,縱橫布置營陣之外,以阻敵騎。○[明][茅元儀]《武備志?軍資乘?器式一》:“皮竹笆……兩邊以木馬子倚定,開箭窗,可以射外。”

木馬(木马)

,◆1.木製的馬。○[漢][劉向]《說苑?談叢》:“默無過言,愨無過事。木馬不能行,亦不費食;騏驥日馳千里,鞭箠不去其背。”○《魏書?段承根傳》:“有一童子,與[暉]同志。後二年,童子辭歸,從[暉]請馬,[暉]戲作木馬與之。”○《南史?齊紀下?廢帝東昏侯》:“﹝帝﹞始欲騎馬,未習其事,[俞靈韻]為作木馬,人在其中,行動進退,隨意所適。”◆2.“木牛流馬”的省稱。○[北周][庾信]《周車騎大將軍賀婁公神道碑銘》:“旍旃九阪,艫舳雙流,還驅木馬,更引金牛。”○[倪璠]注引《蜀志》:“﹝[諸葛亮]﹞作流馬木牛畢,教兵講武。”◆3.指加馬鞍的獨輪車。○[宋][沈括]《夢溪筆談?譏謔》:“[信安]、[滄]、[景]之間,多蚊虻。夏月……郊行不敢乘馬,馬為蚊虻所毒,則狂逸不可制。行人以獨輪小車,馬鞍蒙之以乘,謂之木馬。”◆4.冰上滑行的工具。○《新唐書?回鶻傳下》:“東至[木馬突厥]三部落……樺皮覆室,多善馬,俗乘木馬馳冰上,以板藉足,屈木支腋,蹴輒百步,勢迅激。”○[清][俞樾]《茶香室叢鈔?八大王之子》:“[突厥]三部落,乘木馬馳冰上,以板藉足,屈木支腋,蹴輒百步,此言木馬,不言木馬子,殆猶今之冰床,非可用之于居家者也。”◆5.建築工地上用的木架子,形似高腳長凳。○[劉白羽]《戰鬥的幸福》:“路邊還堆着兩個工兵架橋的木馬。”◆6.體操運動器械。有兩種:背上安雙環的叫鞍馬,沒有環的叫跳馬。◆7.兒童游戲器械,形狀像馬,可以坐在上面前後搖動。

馬子(马子)

,◆I幼馬。`14`◆II1.即馬桶。○[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四:“馬子,溲便之器也。本名虎子,[唐]人諱虎,始改為馬。”○《兒女英雄傳》第九回:“請問,一個和尚廟,可那裏給你找馬子去?”○《人民日報》1991.5.6:“五年前,上門倒馬子的[李妙順]得知她生活難以自理,就一聲不響地攬下了油鹽柴米,挑水洗衣等差事。”參見“馬桶”。◆2.賭博時用以計數的籌子。[清]《天香樓偶得?馬字寓用》:“賭博者以物衡錢,謂馬子。”○《歧路燈》第二十回:“﹝[盛希僑]﹞說道:‘你家未必有賭籌,快取四五吊錢,做馬子。’”◆3.方言。男巫的一種。《歧路燈》第四七回:“[鄭大嫂]道:‘是上年天旱,[槐樹莊]擂了一個馬子,說是猴爺,祈了一壇清風細雨,如今施金神藥,普救萬人。’”[欒星]注:“馬子,覡的一種,[豫]俗稱馬子。”◆4.方言。指土匪。《瞭望》1991年第10期:“馬子來了,快快關門!”◆5.馬。[耶林]《月臺上》:“馬子不肯聽車夫擺布,在雪地上狡猾地盤旋着。”◆补证条目■㈠■马。○《宋书·五行志二》:“晉惠帝元康中,京洛童謡曰:‘南風起,吹白沙,遥望魯國何嵯峨,千歲髑髏生齒牙。’又曰:‘城東馬子莫嚨哅,比至三月纏汝鬃。’”

馬眼(马眼)

,◆1.指圍棋之眼。○[唐][吳大江]《棋賦》:“開馬眼以防後,張虎口而遮前。”◆2.綾錦名。○[唐][白居易]《白孔六帖》卷八:“竹根、柿蔕、馬眼、蛇皮,已上四種,今時綾名。”○[唐][李嶠]《綾》詩:“馬眼冰凌影,竹根雪霰文。”

馬下人

,◆养马的人。马下,指马棚。○《旧杂譬喻经》卷上:“夜於厩中見王正夫人出,與馬下人通,心乃自悟:王夫人當如此,何况我婦乎?”

馬下(马下)

,◆1.神名。○[明][陸粲]《庚巳編?說妖》:“[吳]俗所奉妖神,號曰[五聖]……祭則雜以[觀音]、城隍、土地之神,別祭馬下,謂是其從官。”○[清][翟灝]《通俗編?神鬼》:“《庚巳編》:‘[吳]俗雜祀城隍土地諸神,別祀馬下,謂其神之從官也。’馬下,猶古所謂堂下。”◆2.指去官賦閑。○[梁斌]《播火記》十五:“[李霜泗]說:‘[張福奎]!前些年,他在馬下的時候,我們還有朋友交往。’”[從維熙]《遠去的白帆》四:“那目光似乎在說:‘你不也在馬下嗎?怎麼還有閑心管別人的事?’”


馬文(马文)

,◆1.指馬的毛色。○《詩?魯頌?駉》“有驒有駱”[漢][鄭玄]箋:“驒,《說文》云:馬文如鼉魚也。”◆2.指[晉文帝][司馬昭]。○[唐][劉知幾]《史通?因習上》:“若乃[韋][耿]謀討[曹][武],[欽][誕]問罪[馬文],而[魏][晉]史臣書之曰賊,此乃迫於當世,難以直言。”

馬頭人(马头人)

,◆古代俗儒對文字結構的牽強附會的解釋。○[漢][許慎]《<說文解字>敘》:“乃猥曰馬頭人為長,人持十為斗,蟲者屈中也。”○[段玉裁]注:“謂馬上加人,便是長字會意。曾不知古文小篆長字其形見於九篇,明辨晰也。今馬頭人之字罕見,蓋漢字之尤俗者。”○[卷盦]《<蔽廬叢志>序》:“又或食古如鯁,刻鵠成鶩,崎錡訓詁,恆遲回於‘禿伏禾’之文,墨守六書,復牽就於‘馬頭人’之義。”

馬頭(马头)

,◆1.馬的頭。○《漢書?五行志中之下》:“[元封]三年十二月,雷雨雹,大如馬頭。”○[唐][李白]《送友人入蜀》詩:“山從人面起,雲傍馬頭生。”◆2.船隻停泊處。即碼頭。○《資治通鑒?唐穆宗長慶二年》:“又於[黎陽]築馬頭,為度河之勢。”○[胡三省]注:“附河岸築土植木夾之至水次,以便兵馬入船,謂之馬頭。”○[宋][梅堯臣]《次韻和馬都官宛溪浮橋》:“馬頭分朱欄,水底裁碧天。”○《儒林外史》第六回:“少刻,船攏了馬頭。”◆3.指商業城市;都會。○《警世通言?喬彥杰一妾破家》:“我今做主,將你嫁與這個官人為妾,即今便過[喬官人]船上去。○[寧海郡]大馬頭去處,快活過了生世。”○《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興哥]久聞得‘上說天堂,下說[蘇][杭]’,好個大馬頭所在,有心要去走一遍。”○[清][韓泰華]《無事為福齋隨筆》卷上:“水陸商賈聚集之所曰馬頭。”◆4.馬夫頭目。○《六部成語注解?兵部》:“馬頭:馬夫之頭目。”◆5.舊時迎神賽會,讓孩子們裝扮着戲裡的角色,騎馬游行,叫“馬頭”。○[魯迅]《朝花夕拾?五猖會》:“其次是所謂‘高蹺’、‘抬閣’、‘馬頭’了。”


馬通(马通)

,◆馬糞。○《後漢書?獨行傳?戴就》:“主者窮竭酷慘,無復餘方,乃臥就覆船下,以馬通薰之。”○[李賢]注:“《本草經》曰:‘馬通,馬矢也。’”[宋][梅堯臣]《五月七日見賣瓠者》詩:“老圃奪天時,馬通為煦嫗。”○[清][邵長蘅]《城根婦》詩:“彼何者婦,椎髻蒙茸。朝拾馬通,暮拾馬通。衣單腹餓,拾不滿籠。”

馬士(马士)

,◆即馬夫。○《宋書?蒯恩傳》:“﹝[蒯恩]﹞每捨芻於地,歎曰:‘大丈夫彎弓三石,奈何充馬士。’”○《資治通鑒?宋明帝泰始四年》:“僕隸皆不次除官,捉車人至虎賁中郎將,馬士至員外郎。”參見“馬夫”。

馬使(马使)

,◆乘快騎傳遞緊急文書的使者。○《三國志?蜀志?黃權傳》:“馬使奔馳,交錯於道。”○[唐][趙璘]《因話錄?角》:“蕃法刻木為印,每有急事,則使人馳馬赴贊府牙帳,日行數百里,使者上馬如飛,號為馬使。”

馬食(马食)

,◆1.猶馬資。○《韓非子?內儲說下》:“公子甚貧,馬甚瘦,王何不益之馬食?”○《戰國策?燕策二》:“臣請獻白璧一雙,黃金千鎰,以為馬食。”◆2.像馬那樣進食。○《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坐[須賈]於堂下,置莝豆其前,令兩黥徒夾而馬食之。”

馬生角(马生角)

,◆語出《史記?剌客列傳論》:“世言[荊軻],其稱[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馬生角’也,太過。”○[司馬貞]索隱:“《燕丹子》曰:‘[丹]求歸,[秦王]曰:“烏頭白,馬生角,乃許耳。”○[丹]及仰天歎,烏頭即白,馬亦生角。’《風俗通》及《論衡》皆有此說,仍云‘廄門木烏生肉足’。”後用以比喻不可能實現的事。亦比喻歷盡困境,苦熬出頭。○[唐][杜牧]《池州送孟遲先輩》詩:“青雲馬生角,[黃州]使持節。”亦作“馬角生”。○[三國][魏][曹植]《精微篇》:“[子丹]西質[秦],烏白馬角生。”○[元]王逢《書無題後》詩之三:“幾年薪膽泣孤嬰,一夕南風馬角生。”

馬神(马神)

,◆迷信謂保佑馬平安的神靈。○[清][無名氏]《燕臺口號》之九三:“黑豆喂來料未勻,獸醫治病藥方新;平安兩字當槽貼,燒買燒刀獻馬神。”

馬上人(马上人)

,◆跟隨牽馬的僕人。○《金瓶梅詞話》第十三回:“喫畢,收下來與馬上人喫。”○《金瓶梅詞話》第七八回:“左右拿上兩盤攢盒點心嗄飯,兩瓶酒,打發馬上人等。”

馬上功成(马上功成)

,◆猶言馬上得天下。○[宋][王安石]《嘲叔孫通》詩:“馬上功成不喜文,[叔孫]綿蕝共經綸。”

馬上公(马上公)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陸生]時時前說稱《詩》《書》,[高帝]罵曰:‘迺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後以“馬上公”指[漢][劉邦]。○[宋][文天祥]《樂庵老人劉氏墓志銘》:“[賈]([陸賈])艱難[贏][項]間,從[馬上公]為客,一再使[越],崎嶇萬里。”○[清][馬世俊]《陸賈》詩:“請看[馬上公],何曾事生產。”

馬上得天下(马上得天下)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陸生]時時前說稱《詩》《書》。○[高帝]罵之曰:‘迺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陸生]曰:‘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且[湯][武]逆取而以順守之,文武並用,長久之術也。’”後因以“馬上得天下”為武功建國之典。○[唐][林寬]《歌風臺》詩:“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盡解《詩》。”○[元][薩都剌]《登歌風臺》詩:“五年馬上得天下,富貴樂在歸故鄉。”

馬上(马上)

,◆1.馬背上。多指征戰武功。○《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陸生]時時前說稱《詩》《書》,[高帝]罵之曰:‘迺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陸生]曰:‘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明][王世貞]《藝苑卮言》卷八:“[明]興,[高帝]創自馬上,亦復優禮儒碩。”○《醉醒石》第十五回:“深心薄馬上,抑志延清流。”◆2.比喻在職做官。○《中國現在記》第二回:“既而一想,我亦是個男子漢大丈夫,小雖小,到底還在馬上,不比他失勢之人,我又何必怕他?”[從維熙]《遠去的白帆》六:“[寇安]老頭當時還在馬上,他把這對情侶飼養在龍眼葡萄棚架之下。”◆3.即時;立刻。○[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三摺:“爺,有的就馬上說了罷!”[明][唐順之]《請游兵疏》:“命下之後,即便馬上差人齎文星馳付[山西][保定]二巡撫處。”○[老舍]《黑白李》:“[老四]也不催我,顯然他說的是長久之計,不是馬上要幹什麼。”

馬日(马日)

,◆1.正月初六日。○[宋][高承]《事物紀原?正朔曆數?人日》:“[東方朔]《占書》曰:歲正月一日占雞,二日占狗,三日占羊,四日占豬,五日占牛,六日占馬,七日占人,八日占穀。”◆2.每個月的二十一日。平水韻上聲第二十一韻韻目為馬,故二十一日舊時簡稱馬日。如:“馬日事變”,即因發生在1927年5月21日,故稱。

馬人(马人)

,◆1.即馬流人。○[唐][韓愈]《送鄭尚書赴南海》詩:“衙時龍戶集,上日馬人來。”○[明][汪廣洋]《嶺南雜錄》詩之十:“只今編戶聞聲教,遺類何由辨馬人。”○[清]屈大均《廣東新語?人語?馬人》:“馬人一曰馬留。”參見“馬流”。2.傳說中的水生動物。○[五代][馬縞]《中華古今注?水居》:“狀如人乘馬,眾魚導從。一名魚目,大水有之。○[漢]末有人河際見之。馬人背有鱗,如大鯉魚,但手足耳鼻似人不異。視之良久,乃入水。”

馬錢子(马钱子)

,◆番木鱉。亦指番木鱉的種子。

馬錢(马钱)

,◆1.一種幣面鑄有馬圖案的銅錢。○[清][馮雲鵬]《金石索(四)?泉刀之屬》:“騕裊馬錢,兩面如一,見于[泲寧]。背曰馬錢,兩面如一,見于曲阜。飛黃馬錢,背無文。渠黃馬錢,一面畫,一面字。”◆2.舊時醫生出診的車馬費。○《紅樓夢》第五一回:“如今再叫小廝去請[王大夫]去倒容易,只是這個大夫又不是告訴總管房請的,這馬錢是要給他的。”○[清][學秋氏]《續都門竹枝詞》:“牌書金字世儒醫,方脈隨人大小宜;到手馬錢硃去後,斯人命已屬懸絲。”◆3.番木鱉。常綠喬木,葉對生,卵形或橢圓形。花綠白色,漿果球形,成熟時黃色。種子圓盤形,極毒,乾燥後入藥。原產[印度]等地。○[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番木鱉》:“狀似馬之連錢,故名馬錢。”◆4.藤本植物,葉子對生,橢圓形,花白色,漿果球形,成熟時橘紅色。種子長圓形而扁,乾燥後入藥。產於我國[雲南]等地。


馬年(马年)

,◆指農曆生肖屬馬的年份。○《宋史?外國傳八?唃廝囉》:“道舊事則數十二辰屬,曰兔年如此,馬年如此。”○《南方周末》1992.10.23:“馬年歲末,一場火災禍及[源斌]的小巢。”

馬面(马面)

,◆1.長形的臉面。○《北史?斛律光傳》:“[光]字[明月],馬面彪身,神爽雄傑,少言笑,工騎射。”◆2.迷信傳說[閻王]手下的鬼卒,頭像馬首。○《西游記》第五六回:“老者道:‘爺爺呀,一個夜叉,一個馬面,一個雷公!’”[魯迅]《朝花夕拾?無常》:“然而那又究竟是陰間,[閻羅天子]、[牛首阿旁],還有[中國]人自己想出來的馬面。”◆3.古時沿着城墻所建的一系列在平面上凸出於墻面外的墩臺。其作用是加固城體,便於觀察和夾擊攻城敵兵。○[宋][沈括]《夢溪筆談?官政一》:“其城不甚厚,但馬面極長且密。予親使人步之,馬面皆長四丈,相去六、七丈。”○[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七:“城成,周六里半零六十五步,高三丈,門樓、靴城、馬面、敵樓悉備。”

馬門(马门)

,◆船上艙房的門。○[宋][朱翌]《猗覺寮雜記》卷下:“船門曰馬門。”○[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餘?委巷叢談三》:“一夕,泊舟荒江,其妻已寢,戶強之至馬門觀月,推墜水中。”○《續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義問]乘大舟,以二校執器械,立馬門左右,至[鎮江]。”參閱[清][趙翼]《陔餘叢考?馬頭馬門》。

馬路(马路)

,◆1.古指可以供馬馳行的大路。○《左傳?昭公二十年》:“[褚師子申]遇公于馬路之衢,遂從。”◆2.今指城市或近郊的供車馬行走的寬闊平坦的道路。○[老舍]《龍鬚溝》第三幕:“[龍鬚溝]的新溝落成,修了馬路。”○[趙樹理]《套不住的手》:“他半年沒有進縣城,縣城裏已經大變了樣,--街道改寬了,馬路也壓光了。”

馬力(马力)

,◆1.馬的力量。○《荀子?哀公》:“歷險致遠,馬力盡矣。”○[宋][梅堯臣]《疲馬》詩:“當須量馬力,始得君馬全。”○《孽海花》第三三回:“﹝[林義成]﹞拉了一匹馬,依着[徐驤]去的路,加緊了馬力追上去。”◆2.能力,能量。○[朱劍]《青石堡?穩坐船頭》:“﹝他﹞也承認,[青石堡]裏有壞人;沒有人穿針引線,[耿嘉全]是沒有這麼大‘馬力’的。”◆3.方言。迅速。○[老舍]《駱駝祥子》六:“我現在用着的人太懶,他老是不管擦車,雖然跑得也怪馬力的。”一本作“麻利”。◆4.功率單位。1馬力等於每秒鐘把75千克重的物體提高1米所作的功。○[巴金]《家》二八:“一隻汽艇正開足了馬力從後面追來。”

馬口錢(马口钱)

,◆[漢]代向牧民徵收的馬稅。○[漢武帝][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開始徵收,後來時徵時免。○《漢書?昭帝紀》:“[元鳳]二年六月詔曰:‘其令郡國毋斂今年馬口錢。’”

馬口(马口)

,◆1.馬的嘴。○《詩?小雅?采芑》“約軧錯衡,八鸞瑲瑲”[宋][朱熹]集傳:“鈴在鑣曰鸞,馬口兩旁各一,四馬故八也。”◆2.骨相用語。指人的嘴像馬的嘴,是帝王聖賢的特徵之一。○[漢][王充]《論衡?骨相》:“傳言[黃帝]龍顏……[周公]背僂,[皋陶]馬口。”◆3.方言。指尿道口。○《醒世姻緣傳》第三九回:“他最苦的是每次小便,那馬口裏面就如上刀山一般的割痛。”

馬客(马客)

,◆騎馬之客。○[唐][韓翃]《送道士侄歸池陽》詩:“[幽州]尋馬客,[灞岸]送驢車。”○[唐][李賀]《銅駝悲》詩:“橋南多馬客,北山饒古人。”○[王琦]彙解:“馬客,騎馬尋春之客也。”○[清][孫枝蔚]《馬食禾代田家》詩:“願約馬客至舍下,今朝為吏辦酒漿;馬客來,租吏去,早知馬客能逐吏,馬食禾盡不須慮。”

馬酒(马酒)

,◆馬奶酒。○《漢書?禮樂志》:“師學百四十二人,其七十二人給大官挏馬酒。”○[顏師古]注:“馬酪味如酒,而飲之亦可醉,故呼馬酒也。”○[元][馬祖常]《北行》詩:“井鹽仍皛皛,馬酒亦醺醺。”

馬禁(马禁)

,◆限制騎馬、買賣馬的禁令。○《新唐書?魏元忠傳》:“又弛天下馬禁,使民得乘大馬,不為數限,官籍其凡,忽使得隱。”○《宋史?外國傳五?占城》:“[淳熙]二年,嚴馬禁,不得售外蕃。”

馬角烏頭(马角乌头)

,◆《燕丹子》卷上:“[燕][太子丹]質於[秦],[秦王]遇之無禮,不得意,欲求歸。○[秦王]不聽,謬言曰:‘令烏白頭,馬生角,乃可許耳。’”後因以“馬角烏頭”比喻不能實現之事。○[清][曹貞吉]《百字令?詠史》詞:“[田光]老矣,笑[燕丹]賓客,都無人物,馬角烏頭千載恨,匕首匣中如雪。”○[清][惜秋][旅生]《維新夢?感憤》:“壯歲從征沙漠,望窮馬角烏頭,暮年遷謫[江州],吟盡荻花楓葉。”

馬角生(马角生)

,◆見“馬生角”。

馬角(马角)

,◆1.比喻不能實現的事情。亦比喻苦熬出頭,創建奇跡。○[清][杜濬]《偶然小飲和王歙州》:“驪珠兄弟得,馬角古今遲。”○[清][吳兆騫]《贈孔叟》詩:“可憐喪亂識鳧毛,敢道精誠生馬角。”參見“馬生角”。2.指災異之兆。○[明][劉基]《梁甫吟》:“外間皇父中艷妻,馬角突兀連牝雞;以聰為聾狂作聖,顛倒衣裳行蒺藜。”

馬黃(马黄)

,◆見“馬蟥”。

馬行(马行)

,◆I1.神名。○《史記?封禪書》:“[冥羊]用羊祠,[馬行]用一青牡馬。”◆2.藥草紫參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一?紫參》。`12`◆II買賣馬匹的商行。○[前蜀][杜光庭]《虯髯客傳》:“[李郎]宜與[一妹]復入京。某日午時,訪我于馬行東酒樓。”

馬官(马官)

,◆1.掌牧馬政令的官吏。泛指牧畜管馬的人。○[唐][杜甫]《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歌》:“霜蹄蹴踏長楸間,馬官廝養森成列。”○[元][楊維楨]《題月山公九馬圖手卷為任伯溫賦》詩序:“[任公][月山]《九馬圖》一卷,馬官控而立者二,渴飲者二,赴飲者一,共櫪秣者二,立而昂首回顧者二。”◆2.舊時官員所騎之馬。○《孽海花》第二三回:“[鳳孫]躊躇了一回,忽聽各郎各郎一陣馬官鈴聲,從自己路上飛來。”

馬公(马公)

,◆1.公馬。○[清][蔡奭]《官話彙解?禽獸魚蟲》:“馬公:兒騷。”◆2.神名。○[清][錢泳]《履園叢話?鬼神?馬公宋相》:“或云[馬公]、[宋相]俱是[五通神]部下傷官,[湯文正公]滅燬淫祀時……惟[馬公]、[宋相]兩像,終不能動,問是何神,廟祝詭以財神對,乃釋之,至今鄉人猶存其祀。”

馬夫(馬夫)

,◆1.草名。○《管子?地員》:“其種陵稻,黑鵝馬夫。”○[尹知章]注:“﹝黑鵝、馬夫﹞皆草名。”一說,稻名。見[王紹蘭]注。2.亦作“馬伕”。飼養、照管馬的人。○《儒林外史》第二六回:“當下料理馬夫,連夜同差官往[寧國]去了。”○[魯迅]《書信集?致何白濤》:“畫面上之馬夫,所拉之馬在畫外。”○[沙汀]《記賀龍》三七:“你看看我們那些伙伕馬伕吧!”

馬法(马法)

,◆即[司馬穰苴]兵法。○《文選?揚雄<劇秦美新>》:“方《甫刑》,匡《馬法》。”○[李善]注:“《馬法》,[司馬穰苴]之法也。”○[唐][韓愈][李正封]《晚秋郾城夜會聯句》:“農書乍討論,《馬法》長懸格。”

馬道(马道)

,◆1.通車馬的大路。○[唐][李翱]《來南錄》:“如[虎丘]之山,息足[千人石],窺[劍池],宿[望梅樓],觀走砌石,將游[報恩],水涸,舟不通,無馬道,不果遊。”○《金瓶梅詞話》第九二回:“多情燕子樓,馬道空回首。”◆2.指校場或城墻上跑馬的路。○《官場現形記》第六回:“且說這校場原在東門外頭,地方甚是空闊。上面一座高臺,幾間廠房,是演武廳;東面是將臺,西面是馬道。”○[楊大群]《關東傳奇》第三四章:“他見[馬太太]快跑到馬道跟前了,在馬道頭上被炮彈炸了幾個彈坑,而且由於多年失修,磚都塌下來了。”◆3.指宮中允許上馬的地方。○《北史?郭祚傳》:“故事:令、僕、中丞騶唱而入宮門,至於馬道。及[祚]為僕射,以為非盡敬之宜,言於帝,納之。下詔御在[太極],騶唱至[止車門],御在朝堂,至[司馬門],騶唱不入宮,自此始也。”○[宋]程大昌《演繁露?騶唱不入宮》:“馬道是許人上馬處也。”◆补证条目■指宫中允许上马的地方。○《晋书·张华传》:“華曰:‘臣先帝老臣,中心如丹。臣不愛死,懼王室之難,禍不可測也。’遂害之於前殿馬道南,夷三族。”

馬當(马当)

,◆山名。在[江西省][彭澤縣]東北,北臨[長江]。山形似馬,故名。相傳[唐][王勃]乘舟遇神風,自此一夜達[南昌]。○[唐][陸龜蒙]《馬當山銘》:“言天下之險者,在山曰[太行],在水曰[呂梁],合二險而為一,吾又聞乎[馬當]。”○[明][單本]《蕉帕記?揭果》:“湖波滉瀁,與恩波一樣汪洋。正思天目一瓣香,底事仙風助[馬當]。”○[清][方文]《馬當山》詩:“[馬當山]至[滕王閣],六六江程一信風。”

馬大頭(马大头)

,◆一種大蜻蜓。○[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二?蜻蛉》﹝集解﹞引[寇宗奭]曰:“蜻蛉中一種最大,[汴]人呼為馬大頭者是也。”○[清][厲荃]《事物异名錄?昆蟲上?蜻蜓》:“《山堂肆考》:蜻蜓一種最大者,京師呼為馬大頭。”

馬車(马车)

,◆馬拉的車子,或載人,或運貨。○[先秦]還用以作戰。○《司馬法?嚴位》:“凡馬車堅,甲兵利。”○《後漢書?輿服志上》:“賈人不得乘馬車。”○[巴金]《隨想錄》一:“我們上了岸就讓旅館接客人用的馬車把我們送到[四馬路]一家旅館。”

馬草(马草)

,◆馬食的草料。○[南朝][梁][陸倕]《將至潯陽郡教》:“[第五倫]之臨[會稽],躬斬馬草;[鄧伯道]之蒞[吳郡],自運家糧。”○[唐][韓愈]《順宗實錄四》:“會神策軍人跪馬前云:‘度支不給馬草。’”[清]林則徐《驛馬行》:“況復馬草民所輸,徵草不已草價俱。”

馬寶(马宝)

,◆1.佛教語。七種王寶之一。謂神奇超凡之馬。○[南朝][梁簡文帝]《馬寶頌》:“詔以馬寶示群臣……足轉驚電,眼流含燭;霧噴紛霏,流沫飄灑。數千為壽,豈待原蠶之禁;萬里一息,不藉杜衡之草。○[王良]不能控其衡策,[伯樂]不能辨其文機。”○《新唐書?后妃傳上?則天武皇后》:“太后又自加號[金輪聖神皇帝],置七寶於廷:曰金輪寶、曰白象寶、曰女寶、曰馬寶、曰珠寶、曰主兵臣寶、曰主藏臣寶。”參見“七寶”。2.中藥名。為病馬胃腸道中所生結石。性涼、味甘咸微苦。功用鎮驚、化痰,主治驚癇癲狂等症。徐珂《清稗類鈔?動物?馬寶》:“馬寶,為馬腹所生者,如牛黃、猴棗之類,真者難得,相傳主治一切惡瘡及癲癇。”

馬八二(马八二)

,◆見“馬八兒”。

馬八兒(马八儿)

,◆亦作“馬八二”。◆古國名。即[注輦國]。○[宋][周密]《癸辛雜識續集下?按摩女子》:“[馬八二國]進貢二人,皆女子,黑如[昆侖],其陰中如火,或有元氣不足者與之一接,則有大益於人。”○《元史?外夷傳三?馬八兒等國》:“海外諸蕃國,惟[馬八兒]與[俱藍]足以綱領諸國,而[俱藍]又為[馬八兒]後障,自[泉州]至其國約十萬里。”○[明][謝肇淛]《五雜俎?地部二》:“西南海外諸蕃,[馬八兒]、[俱藍]二國最大而最遠,自[泉州]至其國約十萬里,[元]時曾一通之。”

馬安(马安)

,◆[漢][司馬安]的簡稱。○[唐][羅隱]《裴庶子除太僕卿因賀》詩:“應笑[馬安]虛巧宦,四迴遷轉始為卿。”○[五代][李瀚]《蒙求》詩:“[馬安]四至,[應璩]三入。”四至,謂[司馬安]四至九卿。

路馬(路马)

,◆古代指為君主駕車的馬。因君主之車名路車,故稱。○《禮記?曲禮上》:“乘路馬,必朝服。”○[鄭玄]注:“路馬,君之馬。”○[漢][賈誼]《新書?階級》:“禮,不敢齒君之路馬,蹴其芻者有罪。”○[宋][楊萬里]《轉對札子》:“然古者國貧則君服大布之衣,年饑則路馬不食穀。”

口馬行頭

,◆买卖奴仆和牲口的场所。○《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待伊朱解回歸日,口馬行頭賣仆身。”○又《庐山远公话》:“直向東都來賣遠公,向口馬行頭來賣。”

口馬(口马)

,◆口北出的馬。泛指良馬。○《北齊書?李密傳》:“[高祖]頻降手書勞問,並賜口馬。”○《隋書?王韶傳》:“以功進位開府,封[晉陽縣公],邑五百戶,賜口馬雜畜以萬計。”○《新唐書?食貨志一》:“州府歲市土所出為貢……異物、滋味,口馬、鷹犬,非有詔不獻。”

君馬黃(君马黄)

,◆[漢]鐃歌名。以歌辭首句“君馬黃”而得名。○《樂府詩集?鼓吹曲辭一?漢鐃歌君馬黃》:“君馬黃,君馬蒼,二馬同逐臣馬良。”后有仿作。○[唐][李白]《君馬黃》詩:“君馬黃,我馬白,馬色雖不同,人心本無隔。”亦省作“君馬”。○[晉][陸機]《鼓吹賦》:“奏《君馬》,詠《南城》。”

君馬(君马)

,◆見“君馬黃”。

九馬(九马)

,◆[漢文帝]有九匹良馬,後以九馬泛指御馬。○[唐][杜甫]《哀王孫》詩:“金鞭斷折九馬死,骨肉不得同馳驅。”參見“九逸”。

節馬(节马)

,◆良馬。○[漢][王符]《潛夫論?勸將》:“夫服重上阪,出馳千里,馬之禍也。然節馬樂之者,以[王良]足為盡力也。”

家馬(家马)

,◆1.指先[秦]大夫之家的馬。○《管子?問》:“問兵車之計幾何乘也?牽家馬軛家車者幾何乘?”[郭沫若]等集校引[姚永概]曰:“此言家私畜之車,家私畜之馬。欲知其數者,備兵事有緩急,可相配取用之。”◆2.指[漢]代皇帝日常用的馬。

行馬(行马)

,◆攔阻人馬通行的木架。一木橫中,兩木互穿以成四角,施之於官署前,以為路障。俗亦稱鹿角,古謂梐枑。○[清]末[明]初時,衙署及大第宅門旁猶有設者,俗稱拒馬叉子。○《周禮?天官?掌舍》“掌舍掌王之會同之舍,設梐枑再重”[漢][鄭玄]注:“梐枑謂行馬,行馬再重者,以周圍,有外內別。”○[唐][李商隱]《九日》詩:“郎君官貴施行馬,東閣無因再得窺。”○[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十:“[東晉]時有檢校御史專掌行馬,外事以[吳混]為之。”○[清]張之洞《讀史絕句?李商隱》:“芙蕖霧夕樂新知,[牛][李]裴回史有辭;未卜郎君行馬貴,後賢應笑[義山]癡。”參閱[宋][程大昌]《演繁露?行馬》。

海馬(海马)

,◆1.海裡的小型魚類。頭似馬頭,故名。也稱龍落子,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鱗二?海馬》﹝集解﹞引[陳藏器]曰:“海馬出[南海],形如馬,長五六寸。”○[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鱗二?海馬》﹝集解﹞引《聖濟總錄》:“海馬,雌者黃色,雄者青色。”◆2.海象的別稱。參見“海象”。◆3.指青蛙。○《中國諺語資料?農諺》:“七九六十三,行人路上把衣袒,九九八十一,海馬跳出青水泥。”

過馬(过马)

,◆指皇帝乘騎,由宦官備馬並牽來交獻。○[唐][韓偓]《苑中》詩:“外使調鷹初得按,中官過馬不教嘶。”自注:“上每乘馬,必閹官馭以進,謂之過馬。既乘之,而後蹀躞嘶鳴。”○[蔣禮鴻]曰:“‘過馬’的‘過’應該就是交獻的意思。”參閱《敦煌變文字義通釋?過》。

果下馬(果下马)

,◆亦稱“果馬”。亦稱“果騮”。◆一種矮小的馬。因乘之可行於果樹之下,故名。○《後漢書?東夷傳?濊》:“﹝[濊]﹞又多文豹,有果下馬,海出班魚,使來皆獻之。”○[李賢]注:“高三尺,乘之可於果樹下行。”○[唐][李賀]《馬詩》之八:“吾聞果下馬,羈策任蠻兒。”○[清][吳偉業]《清涼山贊佛詩》:“雪鷹異凡羽,果馬殊群材。”○[清][趙翼]《嶺南物產圖》詩:“果馬三尺高,犦牛一峰獨。”○[清]屈大均《廣東新語?獸語?果下馬》:“[羅定]之[羅鏡]、[西寧]之[懷鄉]產小馬,高僅三尺,可騎行樹下,名果下馬,一名果騮,多海石榴色,駿者有雙脊骨,能負重凌高躡險,輕疾若飛。”

果馬(果马)

,◆見“果下馬”。

國馬(国马)

,◆1.國家所飼養的馬。○《周禮?考工記?輈人》:“國馬之輈,深四尺有七寸。”○[鄭玄]注:“國馬,謂種馬、戎馬、齊馬、道馬。”○[唐][杜甫]《壯游》詩:“國馬竭粟豆,官雞輸稻粱。”○《新唐書?姜晦傳》:“時國馬乏,[晦]請以詔書市馬[六胡州]。”◆2.養於民間、戰時由國家調用的馬。○《國語?楚語下》:“國馬足以行軍,公馬足以稱賦。”○[韋昭]注:“國馬,民馬也。”◆3.一國中上品之馬。○《莊子?徐無鬼》:“吾相馬,直者中繩,曲者中鉤,方者中矩,圓者中規,是國馬也。”○[成玄英]疏:“合上之相,是謂諸侯之國上品馬也。”

鬼馬(鬼马)

,◆1.原主人死後遺留的馬。○[唐][杜甫]《草堂》詩:“鬼妾與鬼馬,色悲充爾娛。”◆2.送葬儀仗中用紙扎的馬。○[清][吳嘉紀]《送瑤兒》詩:“送[瑤]兒,出門闌,門外生死別,行人駐足觀。鬼馬在後,仙幢在前。”

歸馬(归马)

,◆見“歸馬放牛”。

官馬(官马)

,◆官府供給或飼養的馬。○[唐][杜甫]《偪仄行贈畢曜》詩:“自從官馬送還官,行路難行澀如棘。”○[唐][楊汝士]《題畫山水》詩:“[太華峰]前是故鄉,路人遙指讀書堂。而今老大騎官馬,羞向[關西]道姓[楊]。”○[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异七?李學顏》:“舊例自領解以下,皆有官馬候赴鹿鳴宴會。按名雁行排列。”○[清][魏源]《聖武記》卷十一:“又[熱河][密雲]及各省駐防馬,共八萬六千二十一匹,其馬冬春月支豆九斗,夏秋六斗,草均三十束,此所謂官馬也。”○《清會典?戶部九?八旗俸餉處》:“凡官馬,月給以芻豆,出青則除之。”

公馬(公马)

,◆指君主的戰馬。○《國語?楚語下》:“國馬足以行軍,公馬足以稱賦。”○[韋昭]注:“公馬,公之戎馬也。”

高頭大馬(高头大马)

,◆1.體形高大的馬。○《三俠五義》第二七回:“及至[展爺]換了四品服色,騎了高頭大馬,到墳前,便見男女老少俱是看熱鬧的鄉黨。”○《孽海花》第十五回:“﹝手箱﹞蓋上雕刻着一個帶刀的將軍,騎着匹高頭大馬,雄武氣概,那相貌活脫一個[瓦德西]。”◆2.比喻人的體形高大。○《新民晚報》1992.10.14:“安排個子矮小的[亞洲]人擔任重要的職位來指揮高頭大馬的[澳洲]人,似乎不合理。”◆补证条目■比喻人的体形高大。○王蕤《夏天的经历》:“在街上,常常遇到一些着彩衣的高头大马的欧洲人。”

夫馬(夫马)

,◆役夫與車馬等。○[清]代官員陣亡及在任在差病故者,均給夫馬費,專供其雇夫役和車馬之用。○[清][李漁]《奈何天?焚券》:“且喜銀子俱已上鞘,夫馬俱已點齊。”○《清會典?兵部?郵政》:“奉差官夫馬舟車廩給及僕從口糧,均以品秩定差等。”◆补证条目■役夫与车马等。○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自從俺相公上任之後,差夫馬到那權家店上迎取俺們到官。”

風馬(风马)

,◆1.指疾馳如風的馬。○《漢書?禮樂志》:“靈之下,若風馬,左倉龍,右白虎。”○[唐][杜甫]《朝享太廟賦》:“園陵動色,躍在藻之泉魚;弓劍皆鳴,汗鑄金之風馬。”◆2.指風。○[宋][薛季先]《吳江放船至楓橋灣》詩:“風馬座中生,天幕波中出。”◆3.掛在檐間的鐵馬。風吹相擊發聲。○[明][湯顯祖]《牡丹亭?鬧殤》:“甚飛絲繾的陽神動,弄悠揚風馬叮咚。”○[明][王錂]《春蕪記?候約》:“重簷風馬催愁起,影徹孤幃思轉迷。”○[清][惜秋旅生]《維新夢?寫本》:“看一派冰蟾瀉冷,聽幾番風馬敲涼。”◆4.猶言風馬牛不相及。比喻毫不相干的事物。○[唐][劉知幾]《史通?斷限》:“其於[曹氏]也,非唯理異犬牙,固亦事同風馬。”參見“風馬牛不相及-風馬牛不相及”。

方馬(方马)

,◆縛馬。○《孫子?九地》:“是故方馬埋輪,未足恃也。”○[曹操]注:“方,縛馬也。”○[杜牧]注:“縛馬使為方陣。”

法馬(法马)

,◆天平上作為重量標准的物體。今多寫作“砝碼”。○《醒世恒言?賣油郎獨占花魁》:“﹝銀匠﹞慌忙架起天平,搬出若大若小許多法馬。”○[清][翟灝]《通俗編?交際》:“交易者以銅為法,衡銀輕重,謂之法馬,皆屬計數之意。”

二馬(二马)

,◆1.指[漢][司馬遷]、[司馬相如]。○《周書?王褒庾信傳論》:“[孝武]之後,雅尚斯文,揚葩振藻者如林,而二[馬]、[王]、[楊]為之傑。”◆2.指解放前盤踞西北的國民黨軍隊將領[馬步芳]、[馬鴻逵]。○[柳青]《銅墻鐵壁》第一章:“橫掃了侵占[隴東]和三邊的二[馬]匪軍。”

兒馬(儿马)

,◆公馬。○《爾雅?釋畜》“牡曰騭”[清][郝懿行]義疏:“今[東齊]人以牡為兒馬,牝為騍馬。”○[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一:“一個戴尖頂草帽的牛倌,騎在一匹兒馬的光背上,用鞭子吆喝牲口。”◆补证条目■公马。○明沈榜《宛署杂记·马政》:“宣德間,令北直隸三丁養騍馬一匹,二丁養兒馬一匹,十年審編一次。”

道馬(道马)

,◆《周禮》六馬之一,駕象路之馬。○《周禮?夏官?校人》:“校人掌王馬之政,辨六馬之屬。種馬一物,戎馬一物,齊馬一物,道馬一物,田馬一物,駑馬一物。”○[鄭玄]注:“象路駕道馬。”○[賈公彥]疏:“道馬駕道車。”

大馬(大马)

,◆官名。○《莊子?知北游》:“大馬之捶鉤者,年八十矣,而不失豪芒。”○[陸德明]釋文:“大馬,司馬也。”○[成玄英]疏:“大馬,官號,[楚]之大司馬也。”

打馬(打马)

,◆古代博戲名。○[宋][李清照]《<打馬圖經>序》:“打馬世有二種:一種一將十馬,謂之關西馬;一種無將,二十四馬,謂之依經馬。流傳既久,各有圖經。”○[宋][李清照]《打馬賦》:“打馬爰興,樗蒱遂廢,實小道之上流,乃深閨之雅戲。”○[宋][陸游]《烏夜啼》詞:“冷落鞦韆伴侶,闌珊打馬心情。”○[清][蒲松齡]《聊齋志异?梅女》:“女曰:妾生平戲技,惟諳打馬,但兩人寥落,夜深又苦無局。今長夜莫遣,聊與君為交線之戲。”

出馬(出马)

,◆1.指將士上陣作戰。○《水滸傳》第一一五回:“[厲天祐]首先出馬,和[呂方]相持,約鬥五六十合,被[呂方]一戟刺死[厲天祐]。”○[毛澤東]《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戰士們的覺悟提高了,明瞭了為什麼打仗,怎樣打法,個個磨拳擦掌,士氣很高,一出馬就打了勝仗。”◆2.指出面任事。○[老舍]《四世同堂》五二:“對於買辦東西,他永遠親自出馬,不給科裏任何人以賺倆回扣的機會。”○[陳登科]《赤龍與丹鳳》第一部十四:“我們可以做好一切准備。那時二爺再出馬,不知可行?”◆3.方言。出診。○[清][和邦額]《夜譚隨錄?霍筠》:“‘郎不如重理舊業,時向大郎二郎討論,不過數月,亦可出馬矣。何必日夜佔畢,徒自苦為?’[筠]曰:‘彼豈有真才實學,能起死回生耶?徒以人命為孤注耳。’”

車馬客(车马客)

,◆指貴客。○[晉][陸機]《門有車馬客行》:“門有車馬客,駕言發故鄉。”○[唐][杜甫]《閬州東樓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詩:“雖有車馬客,而無人世喧。”○[唐][戴叔倫]《同兗州張秀才過王侍御參謀宅賦十韻》:“逢迎車馬客,邀結風塵友。”

車馬(车马)

,◆1.車和馬。古代陸上的主要交通工具。○《詩?小雅?十月之交》:“擇有車馬,以居徂向。”○[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指瑕》:“夫車馬小義,而歷代莫悟。”○[明][孫柚]《琴心記?王孫作醵》:“早求車馬,同行共赴。”◆2.謂馳騁游樂。○《漢書?郊祀志下》:“願明主時忘車馬之好,斥遠方之士虛語,游心帝王之術,太平庶幾可興也。”○[南朝][齊][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耆年闕市井之游,稚齒豐車馬之好。”◆补证条目■车和马。○刘亮程《虚土》:“有时候,马走着走着也睡着了,马蹄声一点点变轻,车马停在荒野中。”

朝馬(朝马)

,◆大臣入朝時,在紫禁城中所乘之馬。是帝王對年老宰輔和功臣的恩賜。○[清][乾隆]五十五年,令賜朝馬者改乘肩輿。○[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二:“本朝優禮耆臣,有賜紫禁城騎馬之制。受賜諸臣,多用二人舁小椅乘之,非皆騎馬趨朝也……凡卿貳已上年及六十,洎在外曾著戰功者,什九拜朝馬之賞。”○[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三:“《曝書亭集》有《恩賜禁中騎馬》詩,是[康熙]朝編檢入直,亦竟有朝馬之賞也。”參閱[清][俞樾]《茶香室叢鈔?乘馬至殿前》。

草馬(草马)

,◆母馬。○《三國志?魏志?杜畿傳》:“漸課民畜牸牛、草馬,下逮雞豚犬豕,皆有章程。”○《晉書?涼武昭王玄盛傳》:“[李君]有國土之分,家有騧草馬生白額駒,此其時也。”○《隋書?許善心傳》:“敕以本官直門下省,賜物千段,草馬二十匹。”○[章炳麟]《新方言?釋動物》:“今北方通謂牝馬曰草馬。”

北馬(北马)

,◆北方的馬。借指胡騎或[金]兵。○[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四:“[建炎]當三祀,北馬將飲[江]。”

寶馬(宝马)

,◆名貴的駿馬。○《史記?大宛列傳》:“[貳師]馬,[宛]寶馬也。”○[唐][張說]《安樂郡主花燭行》:“商女香草珠結網,天人寶馬玉繁纓。”○[黃鈞]《錦城紀游》詩:“將軍雄武氣縱橫,寶馬雕弓出[錦城]。”

白馬小兒(白马小儿)

,◆《南史?賊臣傳?侯景》:“先是[大同]中童謠曰:‘青絲白馬[壽陽]來。’[景渦陽]之敗,求錦朝廷,所給青布,及是皆用為袍,采色尚青。○[景]乘白馬,青絲為轡,欲以應謠。”後因稱[侯景]為“白馬小兒”。○[唐][李白]《金陵歌送別范宣》:“[白馬小兒]誰家子,泰清之歲來關囚。”○[王琦]注:“[白馬小兒]謂[侯景]。”

白馬生(白马生)

,◆指[東漢][張湛]。○《後漢書?張湛傳》:“[光武]臨朝,或有惰容,[湛]輒陳諫其失。常乘白馬,帝每見[湛],輒言:‘[白馬生]且復諫矣。’”後亦泛指直言極諫的人。○[宋][黃庭堅]《謝公定和二范秋懷邀予同作》詩:“巷有白馬生,朝回焚諫草。”

白馬(白马)

,◆1.白色的馬。○《左傳?定公十年》:“[公子地]有白馬四。公嬖[向魋]。○[魋]欲之。”○[三國][魏][曹植]《白馬篇》:“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明][高濂]《玉簪記?鬧會》:“分經來白馬,洗缽起黃龍。”○[方然]《白色花?報信者》:“我底白馬喲!大風來了,別讓細砂與你長長的鬃毛蒙住你底眼睛。”◆2.古代用白馬為盟誓或祭祀的犧牲。○《史記?呂太后本紀》:“[高帝]刑白馬盟曰:‘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漢][趙曄]《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禹]乃東巡,登[衡嶽],血白馬以祭。”○[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祝盟》:“騂毛白馬,珠盤玉敦,陳辭乎方明之下,祝告於神明者也。”◆3.古代以乘白馬表示有凶事。○[唐][陳子昂]《祭孫府君文》:“白馬故人,青鳥送往。”○[唐][李白]《古風》之三一:“白馬[華山君],相逢[平原里]。”參見“白馬素車”。◆4.見“白馬氐”。◆5.古津渡名。在今[河南省][滑縣]北。○《戰國策?趙策二》:“今[秦]以大王之力,西舉[巴蜀],併[漢中],東收兩[周]而西遷九鼎,守[白馬]之津。”○《韓非子?初見秦》:“決[白馬]之口以沃[魏氏],是一舉而[三晉]亡,從者敗也。”◆6.古縣名。○[春秋][衛國][曹](一作“漕”)[邑]。故治在今[河南省][滑縣]東。○《三國志?魏志?武帝紀》:“二月,[紹]([袁紹])遣[郭圖]、[淳于瓊]、[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于[白馬]。”◆7.古驛名。○[唐]末[朱全忠]殺[裴樞]等三十餘人於此,並用[李振]言,沉其屍於[黃河],驛由此著名。○[清][鈕琇]《觚賸?虎丘題詩》:“[虞山][錢宗伯]([錢謙益])以譴歸,有題詩[虎丘]刺之者曰:‘……昔去尚寬沉[白馬],今來應悔賣[盧龍]。’”參見“白馬清流”。◆8.複姓。見《通志?氏族四》。

八馬(八马)

,◆1.即八駿。○[唐][李商隱]《九成宮》詩:“雲隨[夏后]雙龍尾,風逐[周王]八馬蹄。”○[宋][蘇軾]《戚氏》詞:“鸞輅駐蹕,八馬戲芝田。”◆2.[唐]時宮門所設仗馬。◆3.猜拳呼喝八數時用的名稱。○《官場現形記》第二四回:“叫來的相公搳拳打通關,五魁、八馬,已早鬧的煙霧塵天。”

阿馬(阿马)

,◆古女真語。父親。○[元][關漢卿]《拜月亭》第二摺:“阿馬,認得[瑞蘭]麼?”[元][關漢卿]《調風月》第一摺:“這書房存得阿馬,會得賓客。”參見“阿媽”。

阿馬

,◆满语ama的汉译。清八旗人称父亲。○清吴桭臣《宁古塔记略》:“父曰阿馬。”

相关推荐

推荐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