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脑勺反骨图片命相(你脑后有反骨)

魏延在《三国演义》中被污名化了,《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观点是:魏延并非谋反,只是与杨仪展开过针锋相对的斗争。抛开魏延在演义中被诸葛亮设计成评书、电视脚本的“谁敢杀我”的笑点,历史原本很简单,魏延与杨仪不和,都想置对方于死地,杨仪成功了,魏延失败了,仅此而已,但这不代表魏延就...

后脑勺反骨图片命相(你脑后有反骨)

  魏延在《三国演义》中被污名化了,《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观点是:魏延并非谋反,只是与杨仪展开过针锋相对的斗争。抛开魏延在演义中被诸葛亮设计成评书、电视脚本的“谁敢杀我”的笑点,历史原本很简单,魏延与杨仪不和,都想置对方于死地,杨仪成功了,魏延失败了,仅此而已,但这不代表魏延就是一名“反贼”。要想造反,魏延早就有多次很好的机会,前边几次不多说,最后一次就可谓是千载良机,诸葛亮死后,按照他的遗命,魏延被布置在断后的位置,那就干脆留下了直接造反好了,北去可投魏,按兵不动可自守,然而魏延的选择是坚决南下,烧断栈道,阻绝杨仪的退路。这么做的唯一目的,就是逼迫杨仪北返前线,很有些意气用事,但这跟背叛的性质截然不同。魏延的问题在于的他性格,过于恃才傲物、目中无人,诸葛亮曾经在他的目中还是有一定地位的,但诸葛亮一死,别人对他来说可就是百般看不上了。即便是诸葛亮本人,当初在拒绝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的献计后,魏延也在背后指摘诸葛亮性格怯懦、畏敌如虎,感慨自己的才能得不到发挥。诸葛亮在世之时,魏延与杨仪的矛盾早已公开化,这里也暴露出诸葛亮不是一名真正合格的统帅,未尽到居中调和的责任,而是任由其发展,看他最后对魏延的布置——安排魏延断后即可知,对于魏延的忠诚度还是有足够信任的。魏延所部最后在看似齐心的对方阵营的逼迫下,人心流散,导致了魏延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心腹班底,惨被马岱追上斩杀,尸体被心腹们带回故地汉中,先是草草殓葬。一年之后,杨仪失势,自杀于狱中,对魏延和杨仪的争斗情况看的很清楚的蒋琬上台后,感念魏延这位蜀国名将,以礼重葬于汉中城北石马坡,并立碑修亭,以供后人凭吊。魏延旧部中很多人也在此结庐而居,为其守墓。后世记录,在魏延墓前曾经竖有一个石人、卧有两匹石马,但今天石人已不存,石马已残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被移入当地博物馆保存。关于两匹卧着的石马,当地人传说,它们是代表杨仪、马岱,但事实上,汉代坟墓、尤其是将军墓,卧马是符合礼制的标配,无需过多解读。石人之说也很有意思,说这位石人手拿地图,是文官装束,造型是低头沉思,代表着诸葛亮因为不听魏延“子午谷奇谋”而悔恨不已。在清朝乾隆时期的当地县志中,石人已经不见了踪迹,现在自然已是无法考证他的体貌特征,还原历史的真相。这座石人像到底是蒋琬、还是魏延旧部所立,到底是不是在影射诸葛丞相,也只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

上一篇:后背长黑痣好不好(耳垂背后长痣图解)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推荐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