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是什么年什么命(清华简第八辑整理报告问世)

入藏十年,清华简再出重磅学术成果。今天(11月17日)上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八辑整理报告发布,新整理出的8篇失传两千年的重要文献面世,其中的《摄命》一篇系西周册命文书,据推测,当是《尚书》中失传已久的《冏命》的真正古文原本,证明今本《尚书》中的《冏命》系“伪...

2000年是什么年什么命(清华简第八辑整理报告问世)

  入藏十年,清华简再出重磅学术成果。今天(11月17日)上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八辑整理报告发布,新整理出的8篇失传两千年的重要文献面世,其中的《摄命》一篇系西周册命文书,据推测,当是《尚书》中失传已久的《冏命》的真正古文原本,证明今本《尚书》中的《冏命》系“伪古文”,而《邦家之政》《邦家处位》《治邦之道》等7篇简文记录了古人的治国理政思想。资料图新华社发现汉代《冏命》真本清华简第八辑共发布竹简107支,简文8篇,均是前所未见的战国佚籍,分别为《摄命》《邦家之政》《邦家处位》《治邦之道》《心是谓中》《天下之道》《八气五味五祀五行之属》《虞夏殷周之治》。其中《摄命》为西周册命文书,据推测,当是《尚书》中失传已久的《冏命》(今本《尚书》中的《冏命》系“伪古文”),《书序》中的“伯臩”“伯冏”即此篇中的“伯摄”之讹。根据《书序》记载,该篇是周穆王命伯冏为太仆时所作,《史记?周本纪》更认为是周穆王即位初年所作,而根据简文中揭示“摄”与时王身份的线索内容,研究人员推测“摄”应为懿王太子夷王燮,篇中的周天子则是孝王辟方。该文记载了周天子命伯摄出纳王言、掌管刑狱,教育伯摄当遵行王教、康惠小民的命辞。天子命摄“出纳朕命”,协于畿内御事百官与畿外四方小大邦,告诫摄当勤恤政事、恫瘝小民,毋敢怠惰、酗酒,可见册命规格之高。本篇属“书”类文献,对于西周史及《尚书》流传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德宽介绍,《摄命》文辞古奥,内涵丰富,体例典雅,与传世的古文《冏命》内容毫无相同之处,应当是汉代所谓的《冏命》的真正古文原本,而传世古文《冏命》不仅篇名讹误,而且内容也是伪托的。清华简又一次发现了失传的古文《尚书》佚篇,为古文《尚书》证伪再添一例,据介绍,清华简大多为经史类典籍,此前已经释读的简文中,再现《尚书》中《尹至》《尹诰》《程寤》《保训》《皇门》《祭公》《金縢》《说命》《厚父》《封许之命》《命训》《摄命》等诸多佚篇,证明东晋传所谓古文《尚书》系伪造,为古史争议提供重要史实依据,其失而复得对经学史影响深远。多篇记载古人治国理政思想除《摄命》外,其余7篇是一系列富含治国理政思想的文献,很多内容对今天仍然颇有启迪意义。《邦家之政》借孔子与某公对话的形式,阐述了治国为政的理念,前段从正面叙述使国家长治久安的方法,后段则从反面揭示导致国家衰败的原因。《邦家处位》强调贡士选贤,主张以良人治事理政,以正反对比的方式分析不同的用人之道导致的不同后果,认为“取能有度”,则“政是导之”。《治邦之道》围绕如何治国安邦展开,其中许多论述与《墨子》一书的思想关系密切,涉及到尚贤、节用、节葬、非命等内容,对研究墨家学说及其在战国时期的传播颇有价值。《心是谓中》是战国时期性命之学的重要文献,强调人之有为,在于谋而有度,处理好“心”与“身”、“身命”与“天命”的关系。《天下之道》是一篇政论,认为天下之道就是一守一攻,而攻守之道关键在于得民心,并说明得民心的方法以及省察民心的重要性。《八气五味五祀五行之属》反映了东周时期的五行思想。《虞夏殷周之治》论述虞、夏、商、周四代礼乐上的特点,来阐发崇俭戒奢的治国思想,对于研究夏商周的礼乐制度有一定的文献价值。这些文献的刊布,将为先秦历史学、文献学、思想史等领域提供新的研究资料。过去,清华简的整理作为基础工作,往往是抛砖引玉,继而引发学界同行的关注与讨论。这次,清华学者团队主动出击,发布整理报告的同时,于《文物》《清华学报》和《出土文献》等刊物发文十余篇专题性研究论文,及时呈现研读期间形成的正反面观点,帮助学者们更快理解研究的思路、过程和初步结论。第九辑整理工作已启动清华简于2008年入藏清华,至今已有十年。在初步试读与缀合编排基础上,自2010年起,清华简整理报告以一年一辑的速度出版,至今已出版八辑报告。在史类文献方面,以《系年》《楚居》《越公其事》《郑文公问太伯》等为代表的篇目极大推进了秦人起源、楚国诸王居所、两周之际郑国历史、战国初年楚、越史事等先秦史若干重大问题的研究。如《系年》就揭示秦人祖先从东方西迁到甘肃一带的历史之谜,以及大众耳熟能详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记载的错误之处。科技史方面,清华简《算表》为我国留存最早的数学文献实物,2017年经吉尼斯世界纪录独立核实认证为目前人类最早的十进制计算工具。目前,清华简第九辑的整理工作也已经启动,明年清华校庆之际,11岁的清华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团队将入驻新大楼,他们释读古老文献,破译文明密码,复原历史拼图的脚步不会停歇。清华简大事记①2010年12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出版,这是清华简首批研究成果,共包含《尹至》《尹诰》等9篇文献。②2011年12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出版,收入已经失传2300多年的历史著作《系年》,记录了从西周初年一直到战国前期的历史。③2012年12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出版,共收入6种8篇清华简文献,其中《傅说之命》三篇与东晋时期古文《尚书》中的《傅说之命》内容完全不同,由此证明东晋文人梅赜所献的孔传本古文《尚书》系伪造。④2013年,“写在竹简上的中国经典——清华简与中国古代文明”专题展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和美国达慕思大学图书馆展出。⑤2014年1月7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公布,整理出《筮法》《别卦》和《算表》3篇文献。其中的《算表》距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堪称最古老“计算器”,可计算乘法、除法以及开方,填补了我国先秦数学文献的空白。⑥2015年4月9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公布,共整理出六篇战国竹书,其中《厚父》《封许之命》《汤处于汤丘》《汤在啻门》《殷高宗问于三寿》等五篇竹书均为未见于传世文献的逸篇。⑦2016年4月16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公布,整理的5篇文献记录了春秋时期郑国、齐国、秦国和楚国的历史。其中《郑武夫人规孺子》揭示,郑武公曾在卫国居住3年,这段历史传世文献中均无记载,为后人研究郑国历史提供了新视角。《子产》一文则详述子产所作刑书的内涵与结构。同年秋季,清华大学艺术博物开关之际,“竹简上的经典”作为常设展览之一,在四层展厅展出,向来访者讲述竹简的故事。⑧2017年4月23日,清华简第七辑整理报告向外公布,当时释读的四篇均属传世文献未见之佚籍,其中《子犯子馀》《晋文公入于晋》讲述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一战而霸的历史,《越公其事》是勾践“逆袭”灭吴的另一个版本。当天,于2014年公诸于世的清华简《算表》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世上“最早的十进制乘法表”,说明我国古人在2300多年前就有了“计算器”。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任敏流程编辑:RB014

相关推荐

推荐内容

推荐阅读